相道觀點
移動醫療崛起時代,未來機遇正在發生(一)
2011年,中國的移動醫療概念被首次提出,
2011年3月,好大夫發布其iphone版app,
2011年11月,春雨掌上醫生上線,
2012年上半年杏樹林等一批移動醫療初創企業產品上線,
2012年下半年細分領域的移動醫療產品出現,
2013年上半年,出現一大批創業公司,
2013年下半年開始成為投資熱點,
2014年跨領域公司進入移動醫療領域,中國的移動醫療行業在強勁的發展勢頭下呈現爆發式增長。
1.為什么移動醫療市場會爆發式增長?
1.1移動智能手機的出現引發通信革命,同時顛覆商業、醫療、農業、教育的舊有規則
當下,有62%的內科醫生會使用平板電腦進行臨床診斷,71%的護士在工作中會使用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上的醫療App有40000個,有59%的移動用戶至少使用過1個醫療應用,為發達國家的35%。
1.2健康問題、就醫問題、老齡化問題已上升至國家層面,關乎到每個普通人的生活
1.2.1人口老齡化加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0-2014年來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攀升,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至2014年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突破10%。與之而來的是,日益龐大的老年人群體對醫療和健康的基本需求對醫療健康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2亞健康問題嚴重,健康受到日益重視
我國城鎮家庭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呈逐年遞增趨勢,2003-2013這十年間,我國城鎮家庭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增長134.9個百分點,2013年我國居民醫療保健人均支出占人均總支出比例已達到6.9%。說明,健康問題在不斷增加,人們對自身及家人的健康狀況日益重視。
1.3醫療行業資源分配導致看病難、看病貴,看病效率低
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導致患者看病難,看病貴,大型醫院診療效率的低下,患者診療方案的碎片化使個人健康數據成為一座無法聯通的孤島,各個區域、醫院部門信息系統不能相互聯通,導致信息無法共享。移動醫療可實現在現有醫療服務供給不足,醫生資源匱乏的情況下,為醫生找到適合他的患者,為醫生提供服務,成為醫生的經理人、助手,為患者提供導醫、陪診,為患者找對醫生等服務。
2.國策是市場的風向標
多點執業放開,鼓勵分級診療,全國各種試點的鋪開都預示著國策的偏向性支持。政策層面的不斷松綁與鼓勵,激發大批量資金的涌入,帶動市場活性。讓更多人有信心踏入這片強勁市場。
繼2014年國家衛計委、藥監局相繼出臺“多點執業”、“線上處方藥”、“遠程診療”等政策方案后,2015年《關于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意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有效下沉,進一步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為移動醫療健康市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導向。
國家各部委也同樣發出明確信號對移動醫療行業的支持。
科技部在《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十二五”專項規劃》中將移動醫療定為重點技術發展領域和重點產品開發領域;
衛生部在《國家重大專項“區域協同醫療服務示范工程》中把移動醫療作為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發起并贊助一批醫療示范項目;
工信部在《物聯網“十二五”規劃》中,將智能醫療作為九大重點領域之一,個人醫療監護和遠程診斷是發展重點。
2015年1月12日,衛計委正式公布:“醫師多點執業條件”。意見明確,允許臨床、口腔和中醫類別醫師多點執業。多點執業的醫師應當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同一專業工作滿5年,能夠勝任多點執業工作等。
重點:醫師在參加城鄉醫院對口支援、支援基層,或在簽訂幫助或托管協議、建立醫療集團或醫療聯合體的醫療機構間多點執業時不需辦理多點執業相關手續。
2015年5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2015年進一步擴大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到2017年,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推開。
2015年9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推出的“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分級診療催生巨大需求,促進醫聯體智慧平臺的搭建。
意見提出2020年全國內分級診療制度基本建立,2017年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的明確目標。要求在全國100個城市、福建、安徽、青海、江蘇四省全面進行分級診療,逐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至今將近20個省相繼出臺分級診療政策。
制度的推出緩解醫療資源不足以及分布不均等問題。使醫療可跨平臺,分級交互。而分級診療離不開醫生多點執業,國家對醫生多點執業的支持政策保證醫生靈活度和多點執業的可能,為移動醫療真正提供了保障。
健康服務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性重點產業。國家政策的支持為中小創業企業與大型上市公司快速進入,加快形成多元化的市場格局,提供先決條件,是移動醫療行業能快速發展的春風。
3.判斷移動醫療行業的機遇,深度關注“大牛”企業的動作
3.1移動醫療行業資本狀況。
從2014年8月、9月、10月,春雨醫生、丁香園和掛號網連續獲得5000萬美元、7000萬美元和1億美元的融資開始,創業企業和資本合力引爆了互聯網醫療產業。
截止至2015年12月28日,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共發生投融資221起,比2014年增長45.4個百分點。2015上半年國內互聯網醫療領域的風險投資總額達到7.8億美元,已超過2014年全年總額。其中,2015年11月30日微醫集團完成由國開金融、復星醫藥、高瓴資本、騰訊等共同投資的高達3億美元的E輪融資,移動醫療領域所獲資源和關注獲得量級的提升。
3.2互聯網、智能硬件等技術設備的應用加速醫療行業轉型升級。
移動醫療相關數據顯示,目前移動醫療App達2000多款。移動醫療App主要分5種:醫藥產品電商應用、專業人士查詢專業信息應用、尋醫問診應用,預約掛號及導醫、咨詢點評服務平臺。
中國移動醫療市場已經正式進入競爭時代,去中心化成為發展主趨勢。
傳統醫院智能化:第三方化驗、連鎖專科醫院、醫生診所、體檢公司、社區診所、手術中心;新醫療服務供應:線上診斷公司、基因檢測公司、可穿戴設備公司、跨國醫療中介、健康O2O上門服務、醫生集團。
3.3企業的搶先布局戰略。
3.3.1醫生集團戰略布局
企業名稱 | 布局戰略 |
張強醫生集團 | 成立于2014年7月,2015年1月,融資5000萬意在多學科團隊多點執業,為醫生提供法律保障及商務支持。 |
萬峰醫生集團 | 2015年3月已簽署A輪融資意向書,未來投資建立實體連鎖心血管專科醫院。 |
杏香園醫生集團 | 成立于2015年6月,華東地區首家醫生眾創平臺,與專家團隊、醫院機構簽約,定期安排簽約醫生到簽約醫療機構出診。 |
大家醫聯 | 合伙制公司,獲千萬級,醫生團隊服務對象:民營機構、公立醫療機構、基層醫療機構。 |
中康醫生集團 | 國內最大的體制內醫生集團,同北京各知名三甲醫院近200名頂級專家,聯合各地2000多名各學科帶頭人。 |
廣州私人醫生工作室 | 2015年5月成立,為追求高品質的人士提供專業化、個性化、一站式的醫療服務模式。通過私人醫生工作室為客戶進行定制化醫療,對客戶進行全方位的疾病管理。 |
三甲醫生集團 | 成立2015年6月,作為中國首個基于移動互聯網且規模最大的三甲醫院移動醫生集團。 通過移動健康云協作平臺,實現跨地域、跨醫院、跨科室的醫護協同合作。 |
隨著醫療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醫生選擇走出體制或嘗試多點執業,推動了多點執業落到實處,促進民營醫院發展,充分發揮優質醫療資源,逐步緩解醫療體系內,醫院用人需求和人才流動之間存在信息壁壘、醫生多點執業了解醫院需求耗費較長時間成本;多學科團隊多點執業,高度整合對于移動醫療來說最核心的資源,最大限度發揮資源效益,實現移動醫療流通運行。
3.3.2藥企戰略布局
企業名稱 | 布局戰略 |
貴州百靈 | 與騰訊達成“互聯網+慢性病醫療服務”戰略合作,雙方推進互聯網+在慢性病醫療服務應用,探索慢性病信息管理和新型醫療服務模式。 |
仁和藥業 | 打造互聯網產業鏈,通過“仁和云健康”等移動端平臺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
康美藥業 | 非公開發行募集81億,互聯網+大健康戰略加速落地。 |
廣藥集團 | 制定大南藥、大健康、大商業、大醫療四大產業板塊,望成為國內首個邁入“千億市值俱樂部”的健康產業龍頭企業。 與阿里健康合作,開拓移動醫藥電商。 |
海南南藥 | 定增45億,進軍互聯網醫療領域,成為春雨旗下基金春風創投的重要LP;投資重慶醫療信息化公司,轉型互聯網領域。 |
九州通 | 建立兩個O2O平臺——“藥急送”和“去買藥”,做到“在一個小時或半小時內把藥送到消費者手中”。開發“藥急送”APP和“去買藥”APP。 |
同仁堂 | 開發微信公眾號(北京同仁堂健康)和同仁堂南昌店APP、“同仁堂養生”APP(一款藥用養身專用軟件,除了時令季節健康養身知識外,提供養生藥用的禁忌與適用人群以及吃藥鬧鐘提醒功能等)、“同仁堂藥典”APP |
復星醫藥 | ?與掛號網達成戰略合作,形成線上線下O2O模式,將在醫藥電商和醫療服務領域開展合作。 ?復星醫藥旗下全資子公司復星平耀與北京藍衛通科技簽約,以增資方式成為藍衛通股東。涉足醫療軟件和硬件系列產品。 ?復星國際參與投資Scanadu ScoutA輪B輪融資。Scanadu Scout,是一款在移動體征數據監測儀,內置獨立操作系統,包括陀螺儀、電極、發光二極管、加速儀以及其他傳感器。 ?復星提出“形成率先擁抱互聯網的領先業務模型”。建立個人健康信息及其他信息的云平臺,針對性為個人健康和養老服務,并在內地二、三線城市,包括地級市和富裕的縣市加強拓展互聯網醫療產業。 ?通過“硬件+應用+云服務+保健品銷售”打造閉環管理模式,形成移動健康平臺商業模式。 |
湯臣倍健 | 借力母品牌,以資本收購、跨界合作、互聯網應用技術開發等方式選擇與主營產品關聯度強的細分領域介入,在藥品銷售端、硬件制造端與醫療服務端三大領域角逐,傳統醫藥從單純的藥商成為醫療服務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角色。傳統企業通過不斷完善服務鏈條,完成在移動醫療領域的戰略布局,在新一波的市場趨勢中,保持絕對市場優勢。 |
3.3.3 BAT布局動作
企業名稱 | 布局戰略 |
阿里 | ?收購中信21世紀后更名為阿里健康,覆蓋領域如連接醫院的云醫院、連接個人的健康移動、連接數據的數來寶以及涉及藥品的電子監管平臺。 ?投資華康全景網、尋醫問藥、U醫U藥等公司。 ?支付寶與海虹控股簽署商務合作,圖謀醫保體系 ?全面啟動藥店O2O,圈地醫藥零售 ?布局“未來醫院”,改變就醫模式 “未來醫院”已在25個省市落地,覆蓋37家醫院,在“未來醫院”二期規劃中,將通過移動互聯網完成電子處方藥就近配送,慢性病患者不出家門就能取藥;“未來醫院”三期,將在前兩期基礎上,建立醫療大數據健康服務平臺,和醫療設備廠商、醫療機構、智能穿戴設備廠商合作,進行大數據分析整合,對用戶進行疾病預防和控制。 ?支付寶推進“未來醫院”計劃。構建基于大數據的健康管理及疾病預防平臺,醫療體系信息化、移動化、平臺化。 |
騰訊 | ?推出“智慧醫療”項目,附加預約掛號、醫患溝通、電子報告、支付賬單等功能。打造大健康管理平臺。 ?以“公眾號+微信支付”為基礎,結合微信移動電商入口,預約掛號,候診提醒,微信導航,診療室和化驗室之間指引,微信支付診間費用,電子報告微信實時送達、離開醫院后的醫囑提醒等服務。 ?騰訊健康醫療頻道和好大夫在線達成戰略合作伙伴,合作領域“在線問診”、“預約加號”。 ?微信智慧醫療解決方案中,武漢口腔醫院是首個微信智慧醫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首個打通醫保實時結算,佛山中醫院首個完成微信支付,粵北人民醫院首個支持微信離院醫患溝通,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首個提供就醫深度提醒服務。 ?騰訊與廣州市衛生局聯手推出廣州健康通公眾賬號,實現全市60家醫院預約掛號及支付。 ?騰訊開放手機QQ和微信搭建的智能硬件平臺,微信開放智能硬件接口,接入iHealth、華為等四家廠商的“微信版”智能手環。 ?繽刻普銳(PICOOC)獲得由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和京東商城的2100萬美元B輪投資。(注:騰訊產業共贏基金是騰訊公司旗下的企業創業投資平臺,主要關注網絡游戲、社交網絡、無線互聯網、電子商務以及新媒體等領域。) ?作為國內可穿戴醫療第一上市公司,九安醫療與微信合作。旗下iHealth云血壓計BP5登陸微信平臺,在京東商城公測預售。與微信發布微信版iHealth智能手表。 ?推出“糖大夫”血糖儀。用做糖尿病管理的智能硬件產品,與微信聯動,有微信公眾賬號推送測試結果和定期測試提醒給用戶。 ?掛號網推出“微醫”App,功能有電子病歷、預約掛號、醫院內部交流、節省時間等。通過“微醫”,信息可在醫生、醫院、患者之間順暢流動。 ?以7000萬美元金額,對醫療健康互聯網公司丁香園投資,合作內容丁香園相關 App 與微信系統對接,其中 App 產品可讓醫生向患者提供問診服務。 ?手機QQ推出“健康中心”。基于一些健康APP應用和智能硬件的健康數據,為用戶打造“個人健康管理中心”。 ?以投資為主要戰略,投資丁香園、掛號網、pocooc、鄰家醫生等。 |
百度 | 開設健康、醫生、dulife三個自主板塊,分別對應醫院、醫生和硬件。并同時對移動醫療電商好大夫進行投資。 ?“百度健康”上線 ?百度成立智能人體便攜設備品牌dulife,特點是百度云服務+聯合品牌授權。同時推出dulife平臺,通過在智能手環、智能秤等設備中嵌入百度SDK,接入百度云,平臺匯總個人擁有所有智能設備的數據,通過數據,提供健康解決方案,方案涉及健身、美容、睡眠、飲食等各個領域。 ?推出醫生在線咨詢服務 ?“北京健康云”正式發布,成為全球范圍內首家落地的智能健康管理項目。由北京市相關部門倡導,百度牽頭,整合了上游智能健康設備廠商和下游個人健康服務機構的平臺 ?推出“大數據引擎”,為擁有海量數據的傳統企業提供存儲、關聯、分析大數據的能力。中國疾病高預防控制中心將結合疾控大數據和百度大數據,建成中國首個流感預測系統。 ?與國內醫療領域的權威機構301醫院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搭建移動互聯網醫療線上平臺; ?上線百度醫生App,全面進軍移動醫療O2O ?推出“藥直達”,布局“線上尋醫問藥”,直接引流給線下藥店。 ?百度戰略投資醫護網,將百度的醫療服務拓展延伸至線下。 ?上線“百度健康助手”健康管理平臺 |
當一個行業由BAT的頻繁參與,意味這個行業正處于快速上升期,BAT已經不止是互聯網產業的標志,亦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健康中國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市場不斷增加的剛性需求推動移動醫療行業的發展,醫療的數字化、移動化、大數據化釋放的巨大商業能量推動著移動互聯網巨頭的快速進入。巨頭跑馬圈地的模式,快速搶占移動醫療市場,成為行業的主導者。對移動醫療不同細分市場的占領,一方面對潛力企業的投資獲得數倍收益,更重要是完善自身產業鏈的戰略布局,打造平臺化運營模式,逐步滲透用戶的生活習慣,成為用戶一種生活方式,成為市場游戲規則的制定者。
3.3.4 互聯網醫療企業戰略布局
企業名稱 | 布局戰略 |
春雨醫生 | 打造“線上+線下”全流程就醫服務,通過線上咨詢+線下就醫的方式為會員提供持續的健康管理。成立春雨國際醫療,主打國際診療服務,國際業務將作為國內業務的補充,意在構建移動醫療全地區全產業鏈閉環。 O+O服務, online私人醫生+offline線下診所,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武漢5個城市開設了200多家線下診所。截止到2015年8月,春雨醫生已擁有7850萬用戶、30萬注冊醫生和8000萬條健康數據,每天有15萬個健康問題在春雨醫生上得到解答。 |
好大夫 | 國內最大的從事醫療健康的網站,中國最大的醫療分診平臺。2007年獲得聯創策源、雷軍300萬元天使投;2008年獲得300萬美元A輪投資,DCM投資;2011年獲得數千萬美元B輪投資。2015-06-12 好大夫在線近日獲得6000萬美元C輪融資,摯信資本領頭,崇德資本跟投,FA為華興資本。 |
掛號網 | 目前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就醫服務平臺之一,醫聯平臺典型代表。截至2014 年7 月,掛號網已與全國23 個省份、900 多家重點醫院的信息系統實現連接,擁有超過3000 萬的實名注冊用戶、10 多萬名重點醫院的專家。推出面向患者的“微醫”App 應用。 |
互聯網醫療企業的戰略布局核心,通過為用戶提供一整套健康管理服務,實現網上選擇醫生、詢診、購買、支付,診療服務與個人健康監測服務,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提高效率、解決看病難痛點、滿足醫療剛需。
用戶角色由被動治療變成主動管理個人健康;醫院由注重收治數量變成注重療愈質量;治療由短期治療痊愈前后延伸為日常預防和院后康復與保健。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積累的用戶數據和國內外權威機構和專家,成為一個動態數據庫,為不同人群和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干預方案,指導用戶進行身體調理和健康鍛煉。
目前市場上具備端口優勢、可持續流量、清晰商業模式、資深管理團隊的移動醫療企業不斷推進市場的變革。
其中,健康大數據作為細分市場,是最炙手可熱的細分市場。大數據平臺是移動醫療核心競爭優勢,“可持續,可獲取,低成本,可分析”的特點使體檢采集數據準確全面、分析價值更高,對上下游輻射力度強,未來發展方向:向上發展為健康云(APP健康互動專家,提升體檢頻次),向下發展醫療O2O(專科醫療、增值服務、精準醫療)。將成為健康需求重要入口以及為用戶提供專業化、個性化醫療服務的高效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