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午夜精品_10周岁女全身裸无打码免费_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_卸岭之地下惊龙电影

首頁 > 相道觀點 >正文

相道觀點

誰來為百姓健康負責?

      隨著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我國人均生活水平和醫療條件也得到了飛速的提升。然而近幾年來我國的人口健康狀況每況愈下。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遭受病痛的折磨,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和疾病做著抗爭!據統計“中國慢性病發病呈快速上升趨勢。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已成為國民主要死因,大約占到總死亡率的86.6%,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負擔占到總疾病負擔的70%”。

除了赤裸裸的統計數據,死亡的腳步似乎離每一個人都越來越近,健康問題顯得尤為重要。那么,百姓健康問題應該誰來負責?


近幾年來我國的人口健康狀況每況愈下

靠政府?政府靠不住

      在我國,公立醫院是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擔負著維護百姓健康的重任。近年來,政府醫療衛生政策發布的頻率加快,改革的力度也進一步加大。雖然政府不斷探索醫改,在提高醫保水平、降低藥品價格、緩解看病難等諸多方面進行嘗試, 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政府政策出臺在有時間上有滯后性。在一定時期,一定歷史階段,政策是適應時代要求的,而當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進入另一個更高層次時,原有的、傳統的政策便已不再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要求了,表現出滯后性。

      在我國公共政策實踐中政策滯后現象屢見不鮮,這既凸顯出地方政府官員的短視行為,更反映出政府被動"回應式"的應急管理的弊端。例如,自從2003年“新農合”政策實 施以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由于某些原因的影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在執行中會出現滯后現象,降低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執行的效果。

      政府政策傾向于創收。醫療行為、醫療產業完全應該是民生福利行為、民生福利事業;不僅是微利事業,而且還應該是無利的,貼補支持的行業。可是國家、政府將這個行業例如生物醫藥行業列入為國家支柱產業。從這個行業中獲得了大量的,巨大的稅收作為國家稅收的巨大來源,作為各級政府巨大的財政來源。作為財政的一塊肥肉。然而,這個行業的經費來自人民的看病醫療。

      政府政策存在著嚴重的不公平現象。我國政府投入的醫療費用中,80%是為了850萬以黨政干部為主的群體服務的(中科院調查報告);另據監察部、人事部披露,全國黨政部門有200萬名各級干部長期請病假,其中有40萬名干部長期占據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開支約為500億元。

      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有限的醫療資源應該有一個合理分配的原則。一邊是清靜、高級的干部醫療門診和病房,另一邊是人聲鼎沸像集貿市場一樣的普通門診和擁擠不堪的病房,真是兩個世界。領導干部占據的醫療資源是不是太多了?”一方面許多干部住院是為了療養而不是看病,另一方面,中國有近一半的人看不起病,中西部地區60%到80%的人無錢看病,死在家中。另外,在中國的衛生事業經費中,中央僅占6.5%,地方政府占93.5%,這種以省級財政為主的醫療體制也極大地影響了衛生公平性。

政府承諾的基礎醫療滿足不了人們的健康需求
       經過長期發展,我國已經建立起由醫院、公共衛生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組成的覆蓋城鄉的衛生服務體系。但是,盡管城鄉醫療保障體系,已經基本實現了全覆蓋,但更多的還是較低層次的保障水平。對一些困難群體來說,“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是無奈的現實,而“一場大病累垮一個小康家庭”,也并非空穴來風。1997年國家開始管藥價,到現在藥價還是高。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依然得不到解決,因此健康靠政府基本不靠譜。

靠醫生?找醫生死路一條

       名醫資源稀缺。春節前,一女子怒斥醫院票販子的視頻一時間成了微博的熱門話題。然而,導致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名醫資源的稀缺,無論是硬件設備,醫療衛生技術人才都過于集中在大、專醫院,為了掛上知名專家的號,患者不惜花費數千元給炒號的黃牛。因此,中國醫療有個怪象:三甲醫院門庭市,而一些二級醫院卻冷冷清清。

       醫生以生意為導向。醫療衛生保健機構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第一要務。在市場利益的指揮下,醫院必然會染上“賣冰棍的愿熱,賣棺材的盼死人”這種基本的市場理念,希望病人生病,希望病人的治療能多一些,也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一些醫生的潛意識中,讓他們在有意無意中忘記自己的天職,忘記希波格拉底誓言。他們像售貨員一樣,盤算著如何讓“顧客”有更高的花費。表面看是醫生在賺外快,實際卻是醫生成為了這些利益部門的打工者,醫生如果想獲得好一點的收益,出手就必須“格外狠”。

      資料顯示,我國心臟介入手術市場增速驚人。據統計,2000年我國心臟介入手術的數量是2萬例,到2011年達到了40.8萬例,增長了20多倍。對于冠心病患者,國際上放支架和做搭橋手術的比例是7∶1到8∶1,而我國竟高達12∶1。比數據更直觀的是令人驚心動魄的案例。2009年10月,北京某三級醫院,給一位患者硬塞進去了8個支架,結果因手術時間過長,導致病人心源性休克,最終死亡;2010年,北京某醫院,給一位70歲的男性病人放了11個支架,但因放太多,阻塞了血管,導致病人次日死亡。而成都一家心血管專科醫院,給一位病人放了17個支架的“事跡”,更是讓很多業內人士都備感驚訝。各地醫院頻現“瘋狂的支架”,源于其背后的“暴利”驅使。全國政協委員董協良曾表示,一個國產心臟支架,出廠價不過3000元,到了醫院便成了2.7萬元;一個進口的心臟支架,到岸價不過6000元,到了醫院便成了3.8萬元。“9倍的心臟支架暴利已經超過了販毒。”  

      早年間得了感冒,醫生只是開上幾片APC,交待你多喝開水就行了。如今可復雜了。止咳消炎抗菌的膠囊、沖劑、糖漿開上一大堆,還要在門診觀察室吊上兩瓶水。本來感冒是病毒所致,抗生素是沒有用的,但醫生總會說你氣管有輕微炎癥,發展成肺炎就麻煩了。看起來,這是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實際上是濫用抗生素成了毛病。也許這還不是最壞的情況。最壞的情況是,面對處方首先想到的不是對癥下藥,而是醫藥公司代表與醫藥廣告上介紹的那些藥。這些醫生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制藥業的市場推銷工具,借合法身份獲免費午餐。于是,就有了苦味的幽默:你吞下一粒藥丸,腹瀉了;你的好友吃了同樣的藥,卻便秘了;而你的舅舅則根本不能吃這種藥,因為他會起疹子。

      其實醫鬧是表象,真正的問題是醫院醫生追求利益最大化!醫生把醫療當生意做。

健康,靠自己!

      世界衛生組織對人類生活狀況分析戶得出結論:一個人的健康與否及壽命長短60%取決于自己的行為與生活方式,可見自己是生命第一責任人。如果個人提高健康意識自身做到預防、保健、多運動、多增加健康知識,減少病痛。通過以下四點管理自身的健康:

      均衡營養。營養是健康的根本,食物是營養的來源,均衡飲食是維持健康的首要原則。均衡飲食必須做到,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寒熱搭配以及蔬菜水果搭配,食物盡量豐富和多樣化。

      充足的睡眠。睡眠不佳與免疫系統功能降低,以及抵抗病菌的殺手細胞減少有關。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每周只睡4小時的人,血液中抵御流感的抗體比睡了7.5至8.5小時的人減少一半。因此,只有睡好覺,才能養足力氣,對抗疾病。

      再忙也要運動。運動的好處是使身體的循環順暢,把養分及氧氣帶到該去的地方。運動不僅強身健體,更是很多疾病的克星,尤其是慢性病。健步走、慢跑、游泳、騎車或爬山等有氧運動,能適當擺脫生活中的壓力。每周運動3~5次,每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以使免疫系統運行得更好。

      保持良好的心態。好心態是健康的內在基石,中西醫學都有相同見解。中醫講:〝過喜傷心,過悲傷肺,過怒傷肝,憂思傷脾,驚恐傷腎。〞任何不良的情緒都會傷及臟腑。哈佛大學醫學院、美國醫生表示,具有積極樂觀精神的人身心更健康,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更低,肺部功能也更健全。

     共享經濟,人人分享,不斷學習健康知識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一方面,全民可以利用互聯網共享經濟模式,自發組織自定義聯盟,分享自己的健康、養生知識,實現互助和互利。另一方面,有情懷有良知的專家名醫通過共享平臺分享自己在治病、保健、養生等技能,幫助到更多的人。在共享經濟,人人分享的時代下,可以有效改善醫療資源匹配不平衡,名醫資源稀缺等問題。

      人人都會老,誰養不重要!健康活到老,快樂不動搖!大健康產業的本質是以人為本,只有每個人真正重視自己的健康,每個人真正向內挖掘自己的健康潛力,供給側改革需要時間,但是健康不能等待,簡單自救就是長期管住嘴,邁開腿!

?